金剛石工具的自銳性提升需從材料優化、工藝改進及使用維護三方面綜合施策,具體方法如下:
一、材料與配方優化
胎體合金調整
采用銅基合金粉(如銅-鐵復合粉)替代單一金屬,降低燒結溫度至800-850℃,可減少胎體硫脲析出,提升組織均勻性并增強金剛石出刃效率。
使用超細鐵粉替代部分粗粉,提高胎體致密度,平衡金剛石抓持力與磨耗速率。
金剛石表面處理
對金剛石微粉進行化學鍍鎳(Ni-P合金)或電鍍金屬層,增強與胎體結合力,延緩碳化速度,延長工具壽命。
二、工藝改進
燒結參數控制
真空燒結工藝中,結合劑(如錫、銅、鈦)與金剛石在750-950℃熔融,形成分子級結合,刃口角度可精確設計(30°-120°)以適配不同加工需求。
修整技術應用
磨床修砂輪時需區分整形與修銳:先用金剛石滾輪定位輪廓,再以陶瓷修整棒精細處理,去除鈍化磨粒,突出鋒利刃口。
注意事項:自銳性優化需結合具體工具類型(如磨頭、鉆頭)及加工材料特性,過度依賴自銳可能導致結合劑過早磨損,需定期人工干預。